與第*次全國污染源普查(以下簡稱“一污普”)相比,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以下簡稱“二污普”)結果表明,工業源污染治理能力大幅提升,排放強度和排放量明顯下降,污染治理成效顯著。但多項污染物排放量貢獻率仍處于較高水平,部分行業、部分污染物治理水平仍較低,潛在環境風險較大。工業源污染治理仍需多措并舉,持續發力。
治理能力顯著提升,排放量大幅下降

十年來我國工業廢水、廢氣污染治理水平大幅提升。近十年來,我國工業廢水、廢氣污染治理快速發展,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工業廢水治理設施數量由“一污普”的14.07萬套增加到“二污普”的33.12萬套,處理能力由2.35億立方米/日提高至2.98億立方米/日,治理設施數量和治理能力分別提高了135.47%、26.88%。“二污普”脫硫設施數由“一污普”的2.35萬套提高到7.67萬套,除塵設施數由“一污普”的17.90萬套提高至89.79萬套,分別比“一污普”提高了226.88%、401.72%。
十年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總量控制重點關注行業排放量下降明顯?;瘜W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較“一污普”下降83.89%、77.56%、75.05%、45.65%。其中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和“一污普”相比,造紙行業化學需氧量減少84.44%,鋼鐵行業二氧化硫減少54.19%,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減少23.12%。
產業優化升級、淘汰落后產能、嚴格環境準入等結構調整政策取得積極成效。造紙制漿、皮革鞣制、銅鉛鋅冶煉、煉鐵煉鋼、水泥制造、煉焦等行業的普查對象數量分別減少24%、36%、51%、50%、37%和62%,但這些行業主要產品產量分別增加61%、7%、89%、50%、71%和30%,單位企業產品產量分別提高了113%、67%、288%、202%、170%、242%,重污染行業產業集中度提高。
部分污染物排放量貢獻高, 治理水平差
顆粒物等大氣污染物排放量貢獻率仍較高,工業污染源仍是重金屬等有毒有害污染物*主要來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分別占全國排放總量的75.98%、36.18%、75.44%、47.34%。根據本次普查結果,除氮氧化物為僅次于移動源的第二大排放源外,其他污染物工業源均為第*大排放源。工業源廢水重金屬排放量占全國排放總量的96.64%。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6581.45萬噸,綜合利用和處置量5972.78萬噸,2017年年末累積貯存量8881.16萬噸,處置利用壓力依然很大。
工業爐窯等排放源,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治理水平仍較低。全國工業源揮發性有機物平均去除效率僅22.31%。重點行業以外工業爐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平均去除率分別為59.79%、28.70%和93.58%,與工業源相應污染物去除率相比,分別低28.48、27.81和4.98個百分點。鋼鐵行業燒結機頭脫硝設施安裝覆蓋率僅為3.80%。
多措并舉,著力解決工業源污染突出問題
加強非電領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堆場及其他無組織顆粒物治理。隨著電力行業脫硫、脫硝及超低排放改造的推進,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比大幅下降,非電領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比提高,尤其是非金屬礦物制品、鋼鐵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比提升。其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企業數量多、品種多、分布廣、企業規模相對較小,應不斷推動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對大型企業進行集中治理,從而降低排放強度。對于鋼鐵行業,在當前推行的鋼鐵超低排放改造中,應重視氮氧化物的治理,從而扭轉氮氧化物排放量增長趨勢。
固體物料堆存、非金屬礦物制品物料攪拌和輸送等環節顆粒物無組織排放量較大,應加大這些源的顆粒物治理力度,應加大這些環節的顆粒物治理力度,重點要求工業企業安裝防塵、抑塵治理設施,以有效手段確保工業企業按要求采取灑水、遮蓋等措施,從而保證持續、高效對無組織顆粒物進行排放控制。
夯實揮發性有機物監測基礎,多措并舉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普查難度大,與揮發性有機物監測、統計核算基礎薄弱有關,建議加快建立與排放標準配套的揮發性有機物監測分析方法和監測技術規范,統一揮發性有機物監測布點、采樣、分析方法。針對溶劑使用源占比高、分布廣的特點,應以含揮發性有機物產品質量標準為抓手,以推行上游企業生產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有機溶劑為主要措施,從產品端控制實現減排。針對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分布廣、小微企業多的現狀,建議提高行業的規?;图卸?,對小而散的企業兼并重組整合產能,對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進行廢氣集中收集、集中治理,重點推動高效治理設施的安裝使用,從而降低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強度。
持續加強重點行業重金屬污染防控。重點加強有色冶煉、有色采選、金屬制品、黑色金屬冶煉、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等行業重金屬污染治理,同時做好重金屬治理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物處置,既降低廢水重金屬排放強度,又要防止重金屬污染轉移,切實保證重金屬得到有效防控。對于皮革、化工行業,應繼續大力推進工藝升級改造,*大限度減少重金屬的使用。
版權聲明:本網注明來源為“環亞環?!钡奈淖?、圖片內容,版權均屬本站所有,如若轉載,請注明本文出處:http://www.dlxxjsh.top 。同時本網轉載內容僅為傳播資訊,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聯系,我們將在及時刪除內容。